top of page

日本兵庫縣〔玄武洞公園〕-來一場化石之旅

  • 作家相片: Y
    Y
  • 3月24日
  • 讀畢需時 3 分鐘


京都近郊有不少人會選擇去天橋立,而我去了「玄武洞公園」,順便到附近的城崎溫泉一泊兩食。無論從京都、大阪或是岡山出發到城崎溫泉,特急也將近 3 小時,特急列車必須選購指定席,如用 JR Pass 也需換領指定席。

城崎溫泉旅遊服務中心提供玄武洞公園連巴士來回的優惠套票,還包含博物館的折扣券。

玄武洞公園

入場費:成人500 日元,學生300日元



如果在玄武洞 JR 站下車,就可預約乘搭渡船來玄武洞公園,這邊沒有更直接的公共交通工具,走路也要一小時以上,而巴士可於城崎 JR 或豐岡 JR 站乘搭,亦可在城崎旅遊中心或單車店租單車,大抵半小時內就可到達,不過我當天下起大雨,只能坐巴士,約十來分鐘便到達。



車和上車的位置就在博物館外,而玄武洞公園就在對面的小山丘上,走過對面馬路,上樓梯跟指示前行便到達目的地。

玄武洞的歷史要數大約 160 萬年前,由於火山活動時流出的岩漿冷卻凝固,而產生規則的裂縫,並形成柱狀節理。到江戶時期,因河流方便運輸,加上玄武洞開採的岩石大小均勻,曾被用作採石場。直到 1926 年,日本地球物理學家松山基範博士發現玄武岩有與現在相反的磁性,並於 1929 年在世界上首次宣布「地磁逆轉」。當火山熔岩冷卻並凝固時,記錄了當時的地球磁場。在地球漫長的歷史中,地球磁場的南極和北極曾多次互換位置,有說最近一次反轉約在 78 萬年前的布容尼斯-松山反轉,亦有說五萬年間發生了兩次。以前讀地理時有簡單學過一些理論,想不到在這裡可「遇到」。



玄武洞曾經用作採石場的人工洞穴, 1925 年的北但大震災 (6.8級) ,玄武岩大部分被摧毀,當時崩塌的玄武岩現在被用作當地赤石村房屋的石牆,以及流經城崎溫泉鎮的大谷川河岸。現時玄武洞只能在外圍平台觀賞,而不可內進,但仍可欣賞這宏偉壯觀的大自然鬼斧神功,與破邊州的六角柱岩石有不一樣的震撼。



加點想像力,以水平延伸的柱狀節理的橫截面,猶如看到白虎的身驅,這個觀賞距離比玄武洞近,更能看到柱狀節理和細節。官方資料顯示柱狀節理在冷卻較慢的區域變得更厚,從白虎洞所看,熔岩在這個區域冷卻得很快,亦即是說它靠近熔岩的邊緣。




而我都不知道怎樣聯想到朱雀,不過兩個朱雀洞相對規模較小,旁的岩石節理不太明顯,表面粗糙,是由於這是熔岩流的前緣,熔岩表面突然冷卻硬化,柱狀節理很少形成。加上隨後熔岩從內部湧出並破壞表面,將其變成一大塊沒有明顯節理岩石。可惜當天下大雨,沒法仔細觀察岩石中有任何氣體或從岩漿中逸出的孔洞,只有從樹根、岩石流下來的水滴。



幾個岩洞我最喜歡和覺得最震撼的必定是青龍洞,規模大而壯觀,巨大的山壁,岩石中出現的看似規則,但又有不同方向的柱狀節理,加上旁邊有一湖/池,猶如藝術品般。



欣賞完大自然的美學,來到兵庫縣最大的石博物館「玄武洞博物館」。博物館展出來自世界各地的奇珍異石,包括玄武洞的歷史、松山博士的偉大發現、多種形態的玄武岩以及山陰海岸的岩石。


入場費:成人 800 日元、小學生 500 日元、幼稚園生 400 日元


劍齒象

這是在山陰海岸發現的大象,這裡展示了一頭身長 7.6 公尺的大型亞洲象。同時也展出了在山陰海岸發現的象牙化石和象腳印。


展館二樓當眼處展示了來自美國的霸王龍「Tinker」,擁有長長的尾巴。



另一邊較矮小的有異齒龍代石,雖然看起來像恐龍,也有人認為它更類似於哺乳動物盤龍目,生於2億9千萬年前。


二樓礦物區展出各類寶石和礦物,有許多稀有而美麗的礦物,還有黑房內的夜光礦石等,也算是難得一見。



一樓展區的盡頭還有豐岡桐生工藝是日本的國家傳統工藝,以「桐柳」條編籃工藝聞名。展示舊有的生產工具和設計,現場也有工作坊,紀念品店亦有售不同的款式。



博物館旁的紀念品店設有餐廳,除了礦石、化石,水晶等,也很不少手工藝品和農作品售賣,也有當地的米可選購。

Comentários


  • Instagram
  • Facebook

©2020 by OneWay Workshop.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.com

bottom of page